<p>因特网起源于美国,现在已经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因特网从最初创建到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经历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p><p>第一阶段</p><p>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一个人造卫星震惊了美国,美国的一个反应是建立高级研究工程中心(简称ARPA),来保证美国的技术跟得上苏联。六十年代后期,构造了一个实验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Arpanet。这个网络使用一种叫做"分组交换"的传输信息的新技术,后来成为Internet的标准。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不可能仅使用一个单独的网络来满足所有的通信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这样的互联网就成为现在因特网的雏形。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连网相互通信,因而人们就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p><p>第二阶段</p><p>第二个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络NSFNET的诞生在Internet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一个划时代的作用。NSDNET将美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连接到了分布在美国不同地区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不久又将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中等级别的计算机中心连接起来。它是一个三级计算网络,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站)这种三级计算机网络覆盖了全美国主要的大学和研究所,并且成为因特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1991年,NSF和美国的其他政府机构开始认识到,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仅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使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使因特网的容量已满足不了需要。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p><p>第三阶段</p><p>第三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而政府机构不再负责因特网的运营。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SP拥有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的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连网设备,因此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像ISP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网”就是指通过某个ISP接入到因特网,因为ISP向连接到因特网的用户提供了IP地址。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地址数目的不同,ISP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是具有三层ISP结构的因特网的概念示意图,但这种示意图并不表示ISP的地理位置关系。</p>